闵行律师商标侵权纠纷怎么处理?
发表时间:2024-12-13 10:32:46
法律分析:商标侵权的判定主要依据是《商标法》。在这个案例中,B 公司的商标与 A 公司的商标构成近似,且使用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运动服饰)上,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商标侵权。根据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对于赔偿损失部分,法院一般会综合考虑 A 公司的商标知名度、B 公司的侵权情节(如侵权时间长短、侵权范围大小、是否故意侵权等)、A 公司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 B 公司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如果难以确定具体损失或利益,法院还可以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商标侵权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进行处理:
一、协商解决
自行协商
商标权人和侵权人可以直接就侵权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商标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表明自己的商标权利,指出侵权行为的存在,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如停止生产、销售带有侵权商标的商品,销毁侵权标识等。
例如,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无意中使用了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商标,品牌方发现后,与加工厂沟通,加工厂意识到问题后,双方可以协商如何处理已经生产的带有侵权商标的服装,比如由加工厂负责去除侵权商标后再销售,或者由加工厂将服装库存交给品牌方处理等。
行业协会调解协商
商标权人和侵权人也可以请求行业协会进行调解协商。行业协会通常对本行业内的商标使用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提供专业的意见。它们可以组织双方进行会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比如,在某地方的服装行业协会调解下,侵权的服装企业与被侵权的品牌企业可能就赔偿金额、后续市场划分等问题达成共识,签订和解协议,侵权方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如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调整产品商标设计等。
二、行政处理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商标权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住所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例如,当发现有商家在市场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时,商标权人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侵权商品的购买凭证、侵权商标与注册商标的对比材料等证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如查封销售店铺、没收侵权商品等。
海关保护
对于进出口商品的商标侵权问题,商标权人可以向海关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备案。海关在进出口环节对涉嫌侵权的货物进行查处,有权扣留侵权嫌疑货物。
比如,一家国内品牌的商标在国外被侵权,侵权商品有进口到国内的趋势。商标权人提前在海关备案后,海关在查验进口货物时,发现带有侵权商标的商品,就可以依法扣留,防止侵权商品进入国内市场。
三、司法诉讼
提起民事诉讼
商标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在诉讼过程中,商标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商标注册证书、侵权行为的证据(包括购买侵权商品的凭证、侵权现场照片、侵权产品与注册商标的对比分析等)、自己因侵权所遭受损失的证据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的证据。
例如,某知名品牌商标被侵权,品牌企业向法院起诉侵权企业。法院经审理后,如果认定侵权成立,会根据商标权人的诉讼请求和证据情况,判决侵权人停止侵权,如停止生产侵权产品、停止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侵权商标;赔偿商标权人的损失,损失赔偿数额按照商标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同时,还可能要求侵权人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影响,如在相关媒体上发布道歉声明等。
刑事诉讼(适用于情节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
如果商标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如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商标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例如,大规模制造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奢侈品,非法经营数额巨大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情况,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