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律师-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专利技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企业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不仅会侵犯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自身也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解答: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技术,首先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此外,若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侵权企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企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
案例:某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甲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未经专利权人乙公司许可,在其生产的机械设备中使用了乙公司拥有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乙公司发现后,向甲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但甲公司未予理会。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查明,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且因侵权行为获利 50 万元,而乙公司因甲公司的侵权行为遭受的实际损失达 80 万元。
法律分析:在该案例中,甲公司未经乙公司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技术,构成专利侵权。根据《专利法》,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按照其实际损失 80 万元获得赔偿。若乙公司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也可按照甲公司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50 万元确定赔偿数额。同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对甲公司的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 50 万元,并可处以罚款。由于甲公司的侵权行为尚未达到犯罪标准,暂不涉及刑事责任,但企业仍需承担高额的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这对其声誉和经济状况都将造成严重影响。
律师建议: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专利检索机制,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前,通过专业的专利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确认是否存在侵权风险。对于拟采用的技术,若存在专利壁垒,应积极与专利权人协商,通过签订专利许可使用合同等合法方式获取授权。企业可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对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管理。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专利侵权风险,应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返回顶部

咨询电话 18621365625
联系邮箱 18621365625@163.com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微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