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证下的突围:闵行律师赵鹏破解合同诈骗案无罪密码

2024 年闵行区某科技公司负责人李某被指控以虚假合同骗取合作方 1200 万元。公诉机关出示了伪造的印章、虚假财务报表及部分资金流向记录,指控其构成合同诈骗罪。面对警方调取的 237 份电子证据及司法鉴定报告,李某的亲友陷入绝望。
赵鹏律师团队采取 "证据溯源 + 行为定性" 双轨辩护策略:首先通过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发现关键电子合同的修改时间与签署时间存在矛盾;其次深入调查资金流向,发现涉案款项最终用于公司合法项目。庭审中,赵鹏律师引用《刑法》第 224 条,指出合同诈骗罪需同时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和欺骗手段。本案中李某虽存在合同瑕疵,但无证据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故意,且款项实际用于生产经营。
法律点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合同诈骗罪需满足 "明知无履行能力而签订合同" 等构成要件。赵鹏律师通过论证李某公司的实际履约能力及资金真实用途,成功推翻主观故意认定。最终法院采纳辩护意见,判决李某无罪。

热门文章

返回顶部

咨询电话 18621365625
联系邮箱 18621365625@163.com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微信微信